北京法华寺的地址有两处,一为崇文区,始建年代不详。清康熙及同治年间重修,是北京外城大寺之一。二为东城区,东城报房胡同103号(现从多福巷44号可进入原后半部)。此处法华寺为明景泰中太监刘通及其弟刘顺舍宅为寺,天启年间重修,诏赐藏经玺书。
概况:
崇文区法华寺的建筑有山门,三层大殿和东、西配殿。山门为三开间歇山顶建筑,山门两次间为棂窗,正间券门上有匾额“大兴法华寺”。其后三进大殿均面阔三开间,并有前廊。东、西两侧配殿亦为三开间。除主要建筑外,东、西还有跨院,房屋数十间,民国年间多已辟为临时停灵的灵房。现钟、鼓楼已无存,仅存山门、三进大殿和部分配房。清代法华寺一带是驻扎八
旗军队的地方,称营房,顺治十八年(1661)改设正蓝旗教场。该寺为崇文区重点保护文物。
崇文区法华寺,山门三间,大式硬山筒瓦箍头脊,门额有砖砌匾:“敕赐法华禅林”,东西侧门为歇山筒瓦顶,天王殿、娘娘殿及药王殿均为硬山筒瓦调大脊,钟鼓楼为歇山筒瓦调大脊,大雄宝殿为五间庑殿顶,正脊上有砖质透雕凤凰和莲花,五踩重昂斗拱,内有藻井三个:中间的是浮雕盘龙,两边的为彩绘盘龙,殿后墙中间挂一“慧照登清”木匾,金柱上对联:“如来如不来为佛来早我来迟咄者是胡说”“本觉本无觉惟性觉真麈觉惩噫全在当人”,为光绪七年岁次重光大荒落丁酉日。外檐明间门楣上有木匾“大雄宝殿”。明间檐柱上对联:“芳蔼氤氲尽是旃檀之气”“莲花涌现无非宝洛之光”。东西配殿包括伽蓝殿、祖师殿及磨心、穿堂各六间,硬山筒瓦箍头脊,前出廊。毗卢殿五间,为重檐庑殿顶,灰筒瓦,后抱厦三间,黄琉璃剪边歇山顶,该殿正脊上有砖质透雕二龙戏珠和“风调雨顺”“国泰民安”。五踩重昂斗拱,明间横木匾上书“弘室妙法”。上层檐下有“毗卢殿”木匾,东西配殿各三间,硬山筒瓦顶,正脊上透雕
仙鹤、莲花,殿内为彻上明造。藏经阁七间,前出轩五间,阁为大式硬山筒瓦调大脊,东西配殿各三间。
东城区法华寺坐北朝南,原有山门和旁门共三座,进山门有旗杆二,钟鼓楼各一,甬道正对天王殿,穿药王殿直通大雄宝殿,大殿月台前有穹碑二,东西两侧为伽蓝殿和祖师殿,大雄宝殿后为毗卢殿,带抱厦,西配殿为法云堂,再后为大悲坛,最北为藏经阁,阁西为祖堂。进东大门迎门为影壁,过穿堂可直入方丈院,院北有后罩房及炊房,入西大门进入西院,北有学校及梧桐院,学校北为西方丈院。
|